新聞資訊
Mzs原生態氨基酸 有機無機肥沖施肥滴灌肥技術特點
發布時間:
2018-07-07 13:38
作者: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制Mzs原生態氨基酸有機無機肥沖施肥滴灌肥技術特點(特色)
1、高效、速溶高濃度新型顆粒有機無機噴、滴、灌重施復合肥料,屬國內首創。
2、顆粒木質素磺酸產品,是實施本項目中研制開發的又一新產品,它具有抑制土壤脲酶,提高尿素利用率和肥料調節植物生長,增強作物農產品光合作用和創傷愈合能力,提高分蘗和抗逆能力的功能,屬國內首創。
3、研制開發的農作物長粗專用有機無機肥料系列產品,提高農作物質量和品質不可忽視的關鍵施肥技術內容,也是本項目的特色之一。
4、研制開發的系列產品,是根據不同土壤肥力狀況和不同作物對養分的需求而產生的,針對性強,并在提供肥料產品的同時,提供一份作物生育(長)期間科學施肥的基本模式,參考說明書,為用戶創建高產穩產、優質、高效、低成本、無公害生產目的奠定基礎,為此,在研制高科技,高技術肥料產品的同時,提供科學施肥模式和農化服務,也是我們課題特色之一。
5、在實施項目過程中,解決了高濃度有機無機物料共熔融復合肥生產中的配伍和造粒難關,產業化生產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主要技術與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糧食作物產量指標
根據按照適應地施肥模式進行小區和大田對比示范推廣實驗結果表明,利用造紙廢液制成木質素磺酸干粉生產的“巴泥”牌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比以當地習慣施用以無機氮素肥料為主的施肥方法,水稻增產10----15%,達到了合同指標。小麥小區對比試驗,利用造紙廢液制成木質素磺酸干粉生產的“巴泥”牌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比無機肥料增產10----45%,達到合同指標要求,但2005年秋播小麥小區試驗,由于管理不善,除適應當地施肥模式的處理增產10%外,其他處理與對照差異不明顯。
2、經濟作物產量指標
西紅柿、葡萄施用“巴泥”牌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的對比試驗結果,分別比照增產22.8%和31.2%,達到了合同指標(20----30%)要求。
3、農產品品質指標
提高葡萄糖分的情況下,酸度降低16.5%,果品商品率提高14%,達到了合同指標。
4、病率和發病指數下降
據在新疆農十三師棉花大田,對比試驗田,在花蕾期和花鈴期的調查結果表明,花蕾期發病率比對照下降30.5%,發病指數下降42.9%,花鈴期發病率比對照下降42.9%,發病指數下降63.5%。
5、省肥藥成本指標
施用“巴泥”牌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比施用無機復混肥料比對照區,蔬菜減少肥藥次數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降低成本30%,用肥量減少10----20%,在新疆降低肥料成本15%(約合每畝30元左右),故綜合平均節省成本已達標。
6、土地肥力綜合指標
通過兩年三熟的施肥模式試驗下來,土壤有機質、全氮、全鉀三項指標,平均提高24.01%,土壤全磷下降3.1%,按合同原預定的土壤綜合指標10%,已超過達標指數。
關鍵詞:
技術,無機,指標,施肥,有機,提高,下降,復混肥,合同
推薦新聞
中國農民有施用有機肥的傳統中國農作物播種面積20多億畝,年需要化肥約1.4億噸,而國產化肥不足1億噸美國等西方國家有機肥用量已占肥料總用量的50%,而中國有機肥料用量若能占到化肥的10%,則市場需求將達到1400萬噸/年
2018/07/07
防病菌、增加植物抗病能力,抗旱、抗寒,抗重茬,生態環保。強力生根,促進根系健康發展,膨果迅速,提高作物產量及品質。原生態氨基酸補充植物有機氮,直接吸收,提高氮的吸收率。原生態氨基酸是金屬離子螯合劑,容易將植物所需的中微量元素攜帶至植物體內,提高各種養分的利用率。原生態氨基酸是酶的促制劑,促進劑,催化劑,對植物新陳代謝起重要作用。原生態氨基酸活化土壤,促進土壤中微生物菌群的正常,具有抗重茬、抗逆性的作用。原生態氨基酸全營養,提高肥效,平衡土壤酸堿性,促進土壤釋放被固化的元素,解磷、解鉀,無污染。適用性廣,適用于各種設施農業,大田作物、大棚、經濟作物,蔬菜、瓜果、果樹、茶樹、中草藥、草坪、園林、花卉等。
2018/07/07
“巴泥”牌專用肥與當地習慣施用無機氮素肥為主的施肥方法——產量比較水稻增產10—15%小麥增產10—45%葡萄增產31.2%西紅柿增產22.8%?“巴泥”牌專用肥與當地習慣施用無機氮素肥為主的施肥方法——品質比較葡萄酸度下降16.5%果實商品率提高14%發病率、發病指數均下降?新疆農十三師對棉花大田的對比試驗棉花增產6.8—8.1%枯萎病在花蕾期下降30.5%,發病指數下降42.9%花鈴期發病率下
2018/07/07